【聚焦双11】“双11”背后 是第一代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中国人
然而,仅仅将消费主义理论与“双十一”的现实进行简单对接,未免暴露了中国知识界在研究具体中国问题之时,无法剥离的对于西方理论的路径依赖的窘境。这一切,与当年把80后称为“垮掉的一代”的情景是相似的。事实上,80/90后们的成长经历与上一代,甚至是上几代的人,都有着本质的区别,或者可以称之为“第一代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中国人”,他们自信、开放的精神面貌无疑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飞速发展的佐证。 恰如埃尔德在《大萧条的孩子们》中所说的那样,“历史变迁对于个人发展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某个发展阶段,而且贯穿其整个生命历程”。因此,生长于社会资源从匮乏走向丰裕、社会主导由生产转向消费、社会结构从现实走向网络的“新”历史背景之下的80/90后们,怀持相对于生长于“旧”年代的父辈们更为开放的消费惯习,其实并不那么难以理解。而当他们成为社会中坚之时,能创制出怎样的消费文化乃至社会主流文化,我们有充足的理由怀着乐观的心态去期待。 因此,在知识界被“双十一”消费现象为代表的诸多充满时代特殊性的社会议题“凝视”之时,面对网络社会所带来的诸多不同于传统社会形态的新特质,需要做的不仅仅藏身于既有的社会理论体系之中,更需要从独特的历史背景中去找寻回应这份“凝视”的力量。(来源:《探索与争鸣》微信公众号(ID:tansuoyuzhengming) 文/罗峰 |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) (编辑:晋江门户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